查看原文
其他

等了四年,松阳飞蔦集,重新起飞

艾芜 宿集营造社 2023-06-27

松阳飞蔦集©唐徐国


后来,她飞了许久,到了很多地方。


人们聊起她时,总是念念不忘,她站在悬崖上,展翅起飞的那一天。


一只从陈家铺飞出来的儿,看过山川岳泽,回来了——


松阳飞蔦集一期 

松阳陈家铺©唐徐国




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,从一组几户的小村可以到几千户聚集的大村。村与村之间相对独立:人们向土地讨生活,圈出的活动范围能自给自足,限制的地域交通使人口流动性小,由此形成独立村落的良性闭环。

 

严格意义上缺乏对外交流,却也躲开了迅猛的现代文明发展冲击,各个村落里,从上至下、从里到外的一套珍贵传统保留了下来。村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。

 

最直观的是建筑,基于乡村多样性的传统建筑。


松阳陈家铺©王宁


松阳位于浙南丽水,被称为「最后的江南秘境」。与秘境密不可分的除了生态,便是不可多得、保存完好的几十个古村落。

 

松阳多山地,从环境气候条件上来看,并不有利于「向土地讨生活」。

 

不过在中国漫长的传统农耕社会里,百姓干得最熟练的,便是与自然环境打交道。从陈家铺这片沿山地而建、呈崖居聚落形态的夯土房就能看出。

 

建筑需要适宜环境。

 


松阳飞蔦集计划落在陈家铺时,line+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孟凡浩便开始了对当地传统文化脉络的梳理。

 

对于当地人的祖辈们,就地取材建造夯土房、开垦山地为梯田……都是为更适应这片土地。


松阳陈家铺©王宁


建筑师孟凡浩在建造飞蔦集时,一期、二期所有建筑都保留了原有夯土房的样子,深入研究材料用法,用相同土壤类型的夯土、老的瓦片、老木头去落成建筑——为了与当地古村落原貌更相融,也为了适应气候环境。

 

顺着原有的悬崖山梯状地形建造,难度很大。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人力挑、抬、拉、背。落成后,建筑的层次感鲜明。


松阳陈家铺©唐徐国


「大堂、A栋、B栋、C栋、D栋、樢咖啡、多功能会议厅……各个独立建筑上上下下,人们穿梭在其中,走几条小道,跨几层台阶,这种村落里的空间层次感是非常有趣的。」

 

光是建筑融入仍有些生硬。松阳飞蔦集每一次建造时,最难能可贵的都是村民的参与。砌土墙、盖瓦片等等,整个过程都有最懂陈家铺的当地人的身影。



像从前村子里的左邻右舍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:「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」。

 

松阳飞蔦集也是陈家铺的每一位当地人看着、带着长大的。

 


 


4岁的松阳飞蔦集变化很大。

 

虽然初期便已整体规划好:独立大堂公区、景观会议厅、咖啡馆、餐厅和15间客房。但难处太多,悬崖上很难有大片的平地空间建设。一期仅有4间房,其余都在今年二期开业才面世。

 

也是适应了陈家铺不慌不忙的节奏。


飞蔦集大堂©唐徐国


现在,有了大堂,朋友们也有了更多的空间去交流,去体验。

 

推开一扇木门,伴随着「咯吱咯吱」的岁月声儿,阔朗明净的大堂映入眼帘。除了充足的暖气供应,中堂靠墙置有壁炉,管家时不时添几根柴火。


飞蔦集大堂休憩区©唐徐国


正对群山峡谷的下沉式休憩区,悬挑的玻璃体量,从顶部到三周全采用大面积的通透材料


到的时候正值黄昏,坐过去,山谷余霞成绮的美景尽入眼底;待清晨再看,飘渺雾气伴着林野,云朵时卷时舒缠着峰谷……四季、十二时辰的景色皆是不同,皆不想错过。


飞蔦集大堂天井©王宁/唐徐国
左右滑动查看图片


再往里走,廊腰缦回处天井的光线照在池中莲叶浮萍上,几尾鱼儿缓慢游动。天井旁的空间设一茶室,坐着喝杯茶,只想呆呆看着光影随着镂空木门流转。

 

夜里静谧,壁炉柴火的「噼里啪啦」声儿分外清晰。众人围着火炉,打开投影仪看一部电影,便觉静好。


飞蔦集会议厅©唐徐国


从大堂后门走出,沿着几条台阶小路上下,能抵达新增的多功能景观会议厅。全落地透明窗户设计采光、采景甚好,极简风干净利落,大空间适宜举办各类聚会活动。


飞蔦集客房©唐徐国


4岁的松阳飞蔦集变化也不大。


一期4间客房,简约风格低调、雅致,颇受好评。

 

二期的11间客房保留了耐看的简约风,但又在此基础上,添了些许侘寂元素,与山间的陈家铺气质很是相符。

 

飞蔦集客房©唐徐国


尊重传统、保留记忆的前提下,要给朋友们更好的体验,融入的艺术设计当是安静、不打扰的。


仍采用大面积通透玻璃作窗,无障碍纳入自然风景。再多用极简原木风家具,随处可闻的自然呼吸声。


客房内均配备品牌蓝牙音箱,地暖空调,智能马桶,榻榻米茶台,茶具也一应俱全,卫浴洗漱间干湿分离……在秘境深山里,有如此「新与旧」之间的体验也是很奇妙。

 

飞蔦集客房©唐徐国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

D栋的3间峡谷露台套房很特别。其中一间客房内,有宛如花朵盛开的旋转楼梯,一瓣一瓣呈扇形展开,蜿蜒向上。步出客房落地窗,还有户外草坪露台空间。


坐在檐下的椅上,听着山音,呼吸间尽是林野的清新。


……

 

松阳陈家铺©唐徐国


一步一步,四年前的规划缓慢实现着。

 

建筑在乡村,是急不得的。太急,会惊了当地人,扰了村子的宁静。当以一种自然的姿势潜入,与乡村融为一体。

 

就像看见退休的鲍支书坐在村口喝了陈家铺的第一杯咖啡,也不会皱眉疑惑,「这是啥?」

 

 

 

 

不过说到这,陈家铺的第一杯咖啡还真不记得是谁喝的了。

 

今年,飞蔦集旗下咖啡品牌——「樢咖啡」也开业了。


生意红火,两层楼的小屋里每天都热热闹闹的。毕竟,「深山里的咖啡馆」这种意识形态本身就很吸引人。


樢咖啡©唐徐国
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

「樢咖啡」的位置在C栋客房边上,一层、二层既是整体,上下结构空间又错落有致,延伸的瓦片坡屋顶、当地石墙、深褐色木块,加上整面玻璃墙,这是结合传统与艺术设计的中国特色乡村咖啡馆

 

咖啡好喝吗?好喝。因为是在原本不可能出现的地方,就更好喝了。


陈家铺平民书局-先锋书店

 

飞蔦集隔壁还有一家原本不可能出现的「松阳陈家铺平民书局——先锋书店」,出门拐个弯儿就到了。再往梯形山地高处走,是原本不可能出现的茶室、艺术家工作室、手作工坊等等


这种类型的公共空间在传统乡村着实罕见,它们带着一股新的精气神走进乡村,又慢慢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场景与状态,跟随他们过日子。

 

不是侵入,也庆幸不是整村搬迁后的产业改造。


陈家铺的乡民们还在隔壁生活。


陈家铺生活场景


四年前,去到陈家铺的时候:安静。偶尔能听到几声鸡鸣狗吠,但因为人气不足,总显得空寂。

 

四年后,你仍然可以用「安静」形容它。可也能明显感受到人们的生活状态大有不同,精气神写在红光满面的笑脸上。


陈家铺晒番薯干


村里广播站定时响起的声音仍回荡在山谷间,番薯干们也在屋顶瓦片上晒着秋,油茶籽们也晒开了壳……


村里的老人依旧忙碌,年轻人,越来越多了。




/

部分图片来源

飞蔦集官方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